«

古典音乐与复杂

时间:2025-2-24 12:47     作者:独元殇     分类: 神奇文字


[toc]

古典音乐作曲法的魅力

几天前,我在某个网页的某个链接的点击下,进入一个 B站 视频:

【【音创杯】全球游戏音乐大赛职业组二等奖作品|决赛命题创作《原神·枫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fUeY3E9D

我有感而发:这是一个很奇妙音乐,如果初次聆听,我认为大部分人绝对会烦躁的很,觉得这就像一个华中农村的高油高盐高味精之超级大锅菜一样,或者锅碗瓢盆让小孩子叮叮当当乱做一响,能听一分钟不关视频就不错了,别提好不好听,能不能听懂了。

其实,这个“烦躁”、“关闭视频”,就是一个欣赏门槛了。能否听下这个音乐并赞不绝口就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一定程度的音乐欣赏门槛的最简单方法。(虽然,确实,这首音乐之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之浓郁,也可能会使音乐生们排斥),对于大部分的音乐生们和音乐爱好者,这首音乐会美到让他们痴狂陶醉 ~ ~ ~

这是一首毫无疑问的合格音乐,且有一点点的“曲高和寡”,作者 UP 主是一个音乐作曲博士。这首音乐实际上是采用的与流行音乐不同的古典音乐作曲方法,所以听惯了寻常的 QQ 音乐、网易云的推荐歌曲的我们,和抖音洗脑片段的某些我们的我们,绝对会很难听下去古典音乐类型的音乐,为什么呢?

因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就在【复杂】两个字上!并没有别的区别。古典音乐的复杂程度要比流行音乐高,声部(可以理解为声轨)会非常多,同时这些声部的配合的复杂程度远远比流行音乐高,作曲门槛也绝对不是一个小学生玩【库乐队】三天速成音乐家可比的。而这个复杂,就是一种接受度阈值检验的门槛。什么叫听懂音乐呢?就是听着好听,像那种我们恨不得单曲循环一天只为反复听的某个某片段就是我们听懂的音乐。流行音乐,能流行,说明很多人能听着好听,尤其是第一次听就爱上;流行起来,歌曲官方才能挣到钱,流行得越好,才能挣得越多,所以他们必须单刀直入,使用简单粗暴的几个高爆炸片段来使音乐瞬间爽人,就像我们喜欢使用界面简单的 APP,而厌恶界面复杂的 APP 一样,喜欢十秒爽人的抖音哈哈哈,而难以欣赏得下老旧情节复杂的经典优秀老电影一样。

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去听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古典音乐呢?凭什么它们还存在?

因为复杂的古典音乐,相较流行音乐,最显著的优点、也是大部分爱听古典的人的理由 ------ 很不容易听腻!

是的,第一次听大部分音乐品味匮乏的人根本爱不上,但相信我,如果长时间反复听,总有一天会突然感受到好听,并且越来越好听,逐渐你的大脑会剥离出这些音乐的复杂构成,连成一缕缕美妙的丰富色彩的感情烟雾,这个时候藏在音乐里的浓郁酒精才会麻醉你,让你多巴胺严重分泌。古典音乐一般都很复杂,所以它们蕴含的信息能量是非常丰富的,就像上学一样,大学的高等数学就是比小学的加减法蕴含的东西丰富。

大脑天然会排斥复杂,即便音乐品味很优秀,也会排斥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简单的流行音乐大脑“一眼看穿”,但久而久之就会因为找不到新风景而厌倦,但古典音乐不是,里面很多结构都有其用意,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次性听是绝对无法注意到大部分细节的,反复听就是一个接纳复杂事物的过程,越听越有新风景。所以很难听腻。流行音乐,反复听大概三五天就觉得美感大减,有些甚至一天内就淡然无味了,而合格的长篇幅的古典音乐,经常单曲循环,可能一年都听不腻!

很难听腻,就是一个很棒的好处了!因为我们很不喜欢听腻一首音乐的失落感。就像我们不喜欢天天在一个枯燥的地方上班上学。同时,因为努力忍受音乐初期带给你的枯燥了,后期,音乐也会以持续时间长的高度爽感来奖励你!这种爽感不比流行音乐弱,反而更强,而且更坚固。

(周杰伦的流行音乐其实也有点偏古典,很多作品初次听只是觉得比白开水强,后来越听越好听 ~)

比如我很喜欢的【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 Op. 68 (伯恩斯坦指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s411D7W7 ,听了很久了,每次听依然能感受到某些充满感情的细节。虽然我的品味并不怎么样,和很多毫无音乐熏陶的普通的初中高中女生差远了,但还是觉得古典音乐的高级是有理由的。

最近有个游戏公司做过实验:给新手玩家同时播放流行电音和古典改编版。前三天85%的人选择电音,但一个月后,那些坚持听古典配乐的人,平均游戏时长多出40%。“就像吃惯了辣条,突然发现白米饭越嚼越甜。”他们的项目总结报告里写着这句话。上个月我在菜市场撞见个有趣画面:卖豆腐的大妈用蓝牙音箱放《命运交响曲》,剁排骨的“咚咚”声刚好卡在第四乐章的重拍上。我问她听得懂吗,她擦着案板说:“这调子多带劲!比广场舞曲子经听,我切三个月豆腐还没听腻。”

(由 Deepseek R1 撰写的某文章片段,游戏原型好像是《刺客信条》内部的一个研究,引用这段话仅为更准确表达我的意思,不要误以真实内容对待)

【复杂】,就是今天我要说的内容了。

复杂的经典

不只是音乐,艺术上的很多内容,都是有欣赏门槛的,而门槛背后的作品区别,就是复杂度。像原版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现代的大部分人都是啃不动的,因为它们太复杂了,没有爽人短视频简单,但是静下心阅读,读个 1/3 本,你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

当然,并不是复杂的事物,都是有欣赏门槛的,只有一些被业内人士广泛认可的、或作者对其了解有一定的深入,并精心创作的复杂作品才有资格,尤其是那些流传了很久、或百年及以上的一方面抗住岁月的筛选、另一方面也得到不同时代人的认可的经典作品。

画过油画的人,能更深入地感受到那些著名优秀油画的美。

复杂带来的第一感受就是枯燥,大部分人听古典音乐吧,不觉得怎么样,和轻音乐差不多,Get 不到亮点魅力点,但也觉得比无声强。当个背景音乐还是不错的。

这个物理世界还是比较公平的,复杂的好东西,它带给你的还是看你是怎么对待它的,古典音乐让指挥家们热泪盈眶,它一定蕴含着非常多的信息和情感,我们不妨可以细细品味,反复聆听,哪怕将古典音乐当做某时候生活的背景音乐,突然有一天也会受到它们给予的礼物。如果天赋较好,进入音乐行业,或者业余学习乐理知识,甚至学习作曲的话,感悟会更多。巴赫、巴洛克、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等这些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天才作曲家,绝对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他们的作品的。

文学、音乐、绘画,只是艺术的很小一片领域,高雅的艺术还包含外交、戏曲、编程、战争、治国、围棋、高尔夫、茶艺、美食、排版、园艺...... 数不尽,几乎任何行业都有复杂的艺术,这些艺术领域其中很多内容就是很复杂,硬着头皮去反复尝试品味,终会带给心理极大、又持久的满足感,比天天刷抖音强。复杂并不是要摒弃的,复杂有时候是一种门槛,并不是内容变复杂了,而是我们太简单了,有些复杂并不复杂,在业内,恰恰是一种刚刚好,这种观念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比如,你不能说《红楼梦》是为了复杂而复杂的,她其实刚刚好...)

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我们太简单,所以我们可能还喜欢诋毁一些经典,说古典音乐难听和娇娆造作,这也是为什么阴谋论很容易流行,因为它们会让头脑简单的人,觉得自己头脑不简单,然后爽,哈哈,就是如此。

简单 or 复杂 ?

复杂含有的信息一定是很多的。但现在我们满世界都写着“简约”的设计理念,这个理念和复杂的古典音乐貌似不符合呀,到底是简单 or 复杂 ?

我们天天提倡简约,天天提倡做减法,我们甚至觉得简约才是高雅的艺术,我们人人都是大师,但我们低估了“简约”的门槛,高估了复杂的门槛。

简单的经典如科技大厂巨额设计的 LOGO,复杂的事物如黑乐谱。复杂从来不是难事,简单也不是易事。那我们该怎么来思考本文本有的那个中心思想?

我们和一些老外用中文说话,对话不到 30 个字就能判断对方学得什么程度,这个“简约”的功力是需要从小到大熏陶 20 年中文语言才能从心所欲的。而相对应的中文的经典作品,几十万字可能才是第一部。iOS 的简约设计,其各种细节花费了数不尽的实验和细节,才能如此自然又不简单,明明帧数并不高,但拿手上和安卓就是两个世界。到底经典优秀的作品应该复杂还是简单?

本文的中心思想,并不是批判简单,纯粹去拥抱复杂的经典。实际上,经典优秀的作品,永远不会真正意义上简单,他们只是各种形式的复杂,无论背后还是前台。即便是最直观的平面设计,简约也不等于初学者大刀阔斧删删减减。

我更提倡从复杂的经典优秀作品着手,去学习,去品味。

不要过度神话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里曲高和寡确实是一件寻常存在的东西,但并不能说天天去听古典音乐,而且真的能听懂就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此事。艺术是需要情景培养的,很多古典音乐听起来像电影的配乐,是因为我们真的有过这种体会。如果我们从小就是音乐世家,如郎朗一样不到十岁就登上古典音乐的演奏舞台,我们其实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像他一样体会古典音乐的美,即使再努力去品味,我们没有那个记忆,也不是随着它而成长。

戏曲也是高雅的艺术,和古典音乐是一个级别的艺术,村里豫剧舞台下,一群本应该是下里巴人的老乡,能观赏的津津有味,这是因为戏曲是伴随他们长大的。在西方,古典音乐也是他们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小熏陶到大的。

戏曲会带给老乡们远远强于刷抖音的快感,尤其是一群人看戏,戏曲文化也是复杂且丰富的,每个眼神、每声嗓音都需要时间去磨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惜,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经历,我认为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村里的戏台子,能带给老乡们多大的快乐。至于戏曲的深度如何,我无法作评价,著名的戏曲从业者心里会十分清楚。

古典音乐、戏曲,毕竟是过去流行的东西,它们也确实是高雅的艺术,但当今的音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古典音乐动辄 30 分钟的长度,蕴含的信息十分强大,但论功力,现代音乐也差不到哪里,事实上,电音、摇滚等已经成体系的很多类型的音乐,有很多也是需要一定的音乐欣赏门槛的。

其实,你经常听过的一些不好听的音乐,就是因为你没有够上它的音乐欣赏门槛,如果你想感受它的丰富,感受它的美,你需要多品味一些复杂的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都可以,反复品味......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类似【听腻】这种难受的感觉,那么一定要去选择高欣赏门槛艺术,很多时候这也是普通人喜爱它们的唯一理由)

换成其他事也一样。

标签: 原创 音乐